我国专用车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 发布时间:
- 2018-12-18 15:24:21
- 浏览次数:
- 733
摘要:专用车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专用汽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不象轿车主要用于私人消费,而是直接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不论用于运输或施工作业,都对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建设的发展也会带动专用汽车的发展,为专用汽车提供广阔的市场。
我国专用汽车的生产是从60年代初开始,在改装车辆,消防改装汽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70年代,一些专用汽车生产厂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不同需要,形成了自已的产品特色,逐步成为某一门类专业汽车生产的骨干企业。如生产半挂车的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粉罐汽车的武汉专用汽车厂,生产冷藏车的镇江冷藏汽车厂等。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专用汽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汽车行业中形成了独立的专用汽车行业。
我国的专用汽车行业经历了近30年发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特别是1983年以后的10年,专用汽车的发展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年平均增长率在24%以上,1992年的产量达到17.22万辆,约占当年载重汽车产量的26%。
虽然专用车取得迅猛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依旧不容小觑。具体来说,专用车行业主要面临四大问题,即企业现金流普遍不足、落后的管理方式制约企业快速发展、行业竞争环境进一步趋于恶化、管理政策的适宜性不足。
从产品和市场的角度出发,未来专用车行业将呈现以下八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首先,专用车占比将逐渐扩大。在发达国家中,专用车市场开发比较成熟,专用汽车占普通载货汽车的比例在70%以上。相比之下,国内专用车市场开发较为缓慢,专用车占普通载货汽车比例在40%左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竞争趋势的加剧,产品成本的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价格取胜的竞争优势将被进一步弱化,以技术创新的替代性经济增长将成为专用汽车行业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合资合作、资产重组继续。通过合资合作、资产重组,将会对促进我国专用车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企业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第四,生产模式特色化。国内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一般分为运输类和作业类两种模式,运输类企业产品结构小而全,作业类企业产品结构成单一化、系列化。运输类企业针对国内小批量、个性强的产品用户,需建立柔性生产线,完善产品配套体系,加强企业管理,适应用户及市场特征,借鉴国外专用汽车企业先进管理经验,改变“小而全”做不好专用汽车的落后思维,建立应变能力强、有特色的新型现代化生产企业。作业类企业应加强专业化产品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树立品牌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产品特色和企业特色。
第五,区域化的产业集中趋势。国家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形成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规模企业发展政策,这一政策将推动行业优势资源的重新配置,有实力的企业将进一步整合行业产品结构,提高专用汽车产品行业生产集中度。
第六,行业管理的科学化。我国汽车管理政策正处于转型期,现行的汽车产品管理制度不尽完善,政府部门分工过细,行政手续比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用汽车行业发展。因此,国内汽车管理政策将会继续调整和完善并逐步向科学化迈进。
第七,重型化、多轴化趋势。道路条件的改善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公路运输的高速化、集装厢化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为大吨位、大功率、多轴化专用汽车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八,轻量化、高技术化。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减轻自重,提高运输效率,对于推动我国专用汽车技术进步,缩短与国外产品的差距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购车服务
服务承诺:产品销售后一年或3万公里免费维修,有故障均可到各地方维修服务站维修,超过一年,只收取配件费,价格低于市场
我们承诺,公司对产品负责,服务让顾客满意。我们一心为客户着想,但是若遇到横不讲理的客户,我们也绝不会任人欺凌。